第四百四十四章 移民-《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》
第(2/3)页
所以,很多人也是振振有词得认为,拿回这几块地,对大唐于事无补,大唐地大、人多,不差那点地方。反而会严重得损害大唐的声誉。毕竟双方都会过盟了。
‘几位宰执,这三州七关,该如何是好。’,李忱会这样问,其实意思是,这三州七关该怎么收,他的本意是想让,神策左军去领这个功劳。可是呢,这并不是他们打下来得,真要安在他们头上,别人不见得会因此高看他们一眼,还会打乱原本预定得计划。
至于盟约什么,他才不甩。在做的几个宰相也没人在意,要是在意的话,当出李忱提出收复维州计划时,就该提出反对了。维州在当初签订长庆会盟时,早就被吐蕃夺走了。
‘可以令各镇节度使,依照远近,自行收取相关州缢。’,李德裕当先说道,‘可令泾原节度使康季荣收复原州及石门等六关。邠宁节度使张君绪收复萧关,凤翔节度使李玭收复秦州。’
李德裕得意思是,附近节度使去收取左近州缢。其实这些地方很多原本就属于他们的辖区,只是后来被吐蕃人给占领了。
然后,神策左军,可以移师,就近陇西之地,就在当地开始训练,一方面适应气候,一方面开始囤积粮草。
大军未动,粮草先行,这几乎是现代人的常识。李德裕老于军事,自然是晓得的。其实这粮草,早就开始累积了,这其中,新建得那条轨道马车,贡献颇大。
这有轨马车,早就以长安为中心,东西铺设了两条。主要是沿着渭河铺开得。或许有人觉得,有渭河航运就好了,何必要这么麻烦。主要是渭河一来冬季会结冰,二来,渭河经常会淤塞,为此唐代已经疏通很多次了,不过成效甚微。
李忱知道,到了宋朝,渭河几乎无法在通航了。所以宋朝不得不把国都放在漕运方便的开封。宋太祖想要迁都长安,都无法成行。
为了囤积粮草,有轨马车从潼关铺到了宝.鸡,这样从江南经漕运而来的粮草,便可以直接运送到前方,这一带的百姓,不分昼夜都可以看到轳轳得马车,鱼贯而去。
除此之外,李忱还派人整顿了漕运,派出监察御史裴休,去整顿漕运。成果斐然,原本从江南运输到京师的粮食,仅仅有四十万石。并不是江南只能送这么多粮食过来,或者说运力有问题。
而是途中损耗很大,运输途中,那边奸猾官吏,总是可以找出种种理由,爆出严重得损耗。这种情况,虽然成立了转运司,负责转运天下输送至京师的粮食或是物资,但是这种情况并没什么改善。
于是李忱派出了裴休,让他兼任了转运司司长,负责处理这件事情。上任后,他整顿吏治,颁布了漕运十法,当年输送至京师得漕运量立刻增加了一半。剧他估计,可以增长至一百万石,这已经是一个很惊人的成就了。
李忱满意之余,也有不太满意的地方。他满意裴休的成果,既然他到了东南,便任命他去处理茶农的事情,只要他处理得好,就等着调回京师当宰相。
不过,当宰相也未必是人家得最爱。他自幼学佛,长年茹素。说不定佛法才是他的最爱。
扯远了,李德裕提出得方法不错,既不会打乱计划,也不至于让那些诚心来投的地方心寒。不过,接手那边还有很多问题,他开始跟群臣讨论。
因为当初双方,为了表示诚意,在商定得边界上,空出了一块无人地带,如
今既然要收复那几个关隘及城市,那么那些荒地是不是该利用起来。
‘直接任民屯垦,五年不收租税好了。’,白敏中建议道,这大概是最简单的方式了吧,让附近百姓去屯垦,五年不收租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