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8章 玉匣含吊命-《冷王盛宠:娇妃别离开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王充北的用意是利用这封信使程可信搞错叛军动手的时间,错失了决策的机会。

    再者因赵元身在南疆路途遥远,要通知他,必会花费十天的时间,这样不仅救不了洛阳,还能搅乱赵元平南的全盘计划,可谓是一石二鸟之计。

    允央把王充北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写了下来,而且还在前面多写了四个字“如约回信”。

    王充北拿起允央写的信,仔细审读,果然发现她在信首多写了这四个字,仔细判断了一下,觉得只是虚言一句,并不影响整个信件的意思。

    他没说什么,令人将这封信藏在药匣中放红参的绒布之下,火速送往枢密使府。

    允央见王充北发现了这四个字,却没让自己重写,提在嗓子眼的心,这才放回肚子里。

    原来“如约回信”这四个字,用在平时确是客气话一句,可用在这里却是扭转局面的关键之语,因为程可信知道与允央并没有约定,更不会要求回信。

    这四个字放在这里莫名其妙,只能说允央是在被人挟持的状态下写得这封信,所在这里面所说的话根本不可信。

    再者千年红参在齐国又叫“吊命”,就是说快死的人给他喂了红参便可把命吊起来,使其在人间多留几日。

    将这样一件东西送给程可信,实际意思便是:“时间紧迫,你我已如把命吊起的人一般。”如果程可信进一步想就会知道时间有多么紧迫,那他便会注意到装红参的这支紫檀雕云龙纹药匣,其实是有用意的。

    以程可信多年收藏古董宝器的经验,他很快就可看出这件器物是出自宋显帝之手,只要翻看允央一再提示的《宋书》,就可知宋显帝为皇后制作药匣的往事,而此物送到皇后身边,皇后不到十天便撒手西去。

    因而一切信息皆可明了了——叛军集结于玉带山与锡围山,正在向洛阳移动,离围城之日不到十天!

    ...


    第(3/3)页